n128832

这是刘禹彤与张子宇的合影照。 刘禹彤,2001年出生,今年24岁。出生于黑龙江

这是刘禹彤与张子宇的合影照。

刘禹彤,2001年出生,今年24岁。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,身高2.01米,体重110公斤。

张子宇,2007年出生,今年18岁,出生于山东济南,身高2.26米。体重139公斤。这两位一个是撞不开的一堵墙,一个是摸不着的天花板!

不过,虽然24岁的刘禹彤这次随队获得大运会女篮冠军,但可惜正处于黄金年龄的她还没进国家女篮队。而18岁的张子宇已随国家队征战了女篮亚洲杯,并获得季军。

其实,张子宇在场上缺少霸气。而且移动太慢,身体显得很笨拙,跑起来显得很是吃力。不过,她还年轻还有上升的空间。只是刘禹彤已经24岁了,这是运动员的当打之年,遗憾的是她还没进国家队。那么她还有机会进国家女篮队吗?

看着这张照片,一个如山沉稳,一个似塔擎天,确实够震撼。但咱们不能光看热闹,得琢磨点门道。张子宇进了国家队拿了亚洲杯季军,这履历听着挺漂亮。可场上表现呢?移动慢得像被按了慢放键,转身、回防都呼哧带喘,霸气更是没见着多少。年轻是资本没错,但国家队不是训练营,顶着“未来可期”的光环,真能立刻撑起内线重任吗?技术短板这么明显,国际赛场的高强度对抗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反观刘禹彤,大运会金牌在手,证明她有能力在重要比赛里挑大梁。这堵“撞不开的墙”,力量和对抗在国内同位置球员里绝对是顶尖水平。经验、成熟度,正是出成绩的时候。偏偏国家队大门对她紧闭,理由呢?没人说得清。黄金年龄进不了国家队,这事儿本身就透着点诡异。是她的技术特点不符合国家队战术?还是选拔标准本身就有点“唯年轻论”或者“唯身高论”的倾向?

咱们的选人眼光,是不是太执着于某些标签了?比如张子宇那2米26的绝对身高,看着唬人,潜力诱人,但忽略了即战力和场上实际效果。刘禹彤这种当打之年的实力派,仅仅因为“特点鲜明”(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的高大灵活中锋icon)就被挡在外面,是不是太可惜了?国家队要的是现在就能拼能打的球员,还是囤积未来的“期货”?刘禹彤的冲击力、篮下硬凿的能力,在特定战术体系下完全可以成为大杀器,现在不用,难道等她过了巅峰期再感叹“当年怎么没招”?

机会肯定有,但得看国家队教练组怎么想。是继续迷信身高天赋和所谓的“未来”,还是更务实一点,给那些正值巅峰、证明过自己、能在硬仗里提供即插即用战斗力的球员一个机会?刘禹彤这堵墙,国家队真的不想试试撞一撞?说不定一撞就撞开一片新天地。时间不等人,她的黄金期,国家队真的等得起吗?